日期:2018年09月22日 來源:巖壁水漆
又是一年中秋節,中秋節是中國的民俗。中秋節,又稱月夕、秋節、仲秋節、八月節、八月會、追月節、玩月節、拜月節、女兒節或團圓節,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,時在農歷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,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。
中秋節起源
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。《禮記》上記載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夕月就是祭月亮,說明早在春秋時代,帝王就已開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,逐步傳到民間。
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。秋天是收獲的季節。“秋”字的解釋是:“莊稼成熟曰秋”。八月中秋,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,農民為了慶祝豐收,表達喜悅的心情,就以“中秋”這天作為節日。“中秋”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,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,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,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“秋報”遺傳下來的習俗。
中秋節別稱
中秋節有許多別稱:因節期在八月十五,所以稱“八月節”、“八月半”;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“月”進行的,所以又俗稱“月節”“月夕”;中秋節月亮圓滿,象征團圓,因而又叫“團圓節”。
中秋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,這個大家都知道,圓圓的月餅像天上的月亮,甜甜美美,象征著大家對幸福團圓生活的向往。其實中秋還有很多古人流傳下來的習俗,其中一些并不為大眾所熟知。
1. 蕩秋千
古時候的中秋節,要在月圓之夜,結伴出游,又雅稱其“踏月”。而在宋代的時候,中秋是不眠之夜,所以大有通宵燈火通明之意境。而這個習俗的流失,應該和現在高樓林立,寸土寸金的現代城市格局有很大的關系。
2. 祭月
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,擺祭品,紅燭高燃,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。
3. 拜月老
這一說法讓人不得不再提一下七夕節,七夕本是古代婦女乞巧的一個節日,在中國古代,做好女紅對一個女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德行。但是,現代社會無孔不入的商家生硬把七夕節炒成了“東方情人節”。而中秋,也有一個關于愛情的說法哦。大家都知道月亮里不光住著嫦娥,玉兔,還有一位專管人間姻緣的月老。于是,中秋節拜月老,求愛情,祈禱自己的愛情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。
4. 玩花燈
猜燈謎想必大家都知道,中秋月圓夜在公眾場所掛著燈籠,人們聚在一起猜燈籠上的謎語,而玩花燈主要在小型燈會,玩燈一般在家庭、兒童之間進行的。
5. 觀潮
在江浙一帶中秋除了賞月外,觀潮也是一種中秋盛事。
6、訪親友
中國是聞名于世的禮儀之邦,送禮之風自古有之,時至今日,中秋送禮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指定活動之一。瑞華馳戊戌行運表是非常吉祥的行運物品,送禮送吉祥也是很好的寓意。
中秋的冷門習俗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,也祝各位中秋快樂,幸福美滿,在外不能回家過中秋的朋友們記得給家里人打電話哦。
月已圓,人歡聚,同舉杯,共歡慶!家鄉明月愛無限,他鄉皓月也多情!齊歡唱,同頌今宵明月,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,在這里巖壁水漆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本文章整理于網絡,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 ?
本網站內容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予以刪除,謝謝。